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郑孟菊,俞统昌,张银亮.炸药的性能及测试方法[M].北京:兵器工业出版社,1990.120~127.[2] 徐秀焕,彭年均,谢云峰.无梯粉状硝铵炸药装药密度对猛度的影响[J].煤炭爆破,2007,(1):1~3.[3] 周丰峻,邵开金,左社强.TNT装药空中爆炸地面冲击波超压与动压分布[C].第十二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会议论文集. 西安:2006.125~129.[4] 吴成,李京,冯顺山.一条形药包冲击波参数的简单计算模型探讨[J].矿冶,2002,8(1):8~11.[5] 张立.爆破器材性能与爆炸效应测试[M].合肥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,2006.252~254, 255~256.[6] 惠君明,陈天云.炸药爆炸理论[M].南京: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5.306~307. [7] 李翼祺,马素贞.爆炸力学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92.265~268. [8] 北京工业学院八系《爆炸及其作用(下)》编写组.爆炸及其作用[M].北京:国防工业出版社,1979.259~265. [9] 炸药理论编写组.炸药理论[M].北京:国防工业出版社,1982.29~30.